伟德1949官网潮韵钱东资助下乡行完美收官:精准送策暖民心,校地携手筑梦行
为深入贯彻国家学生资助政策,切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,打通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,7月7日至9日,伟德国际1949“潮韵钱东资助宣讲团”作为广东省2025年“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”省级立项队伍之一,在饶平县钱东镇成功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政策宣传系列活动。活动以“政府广场集中宣讲+村居入户精准访谈+资助大使选拔培育”三位一体模式扎实推进,取得了显著成效,将国家关怀精准送达基层群众。
活动伊始,我院宣讲团于7月7日上午在钱东镇政府参加了专项部署会。钱东镇党委委员许晓洁、团委副书记罗正大与宣讲团指导老师关俊文进行了深入交流。镇政府明确表态将全力支持、协调资源,为后续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7月7日晚,首场集中宣讲在镇政府前广场拉开帷幕。我院团队创新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双轨并行模式。线下,成员们热情洋溢,向纳凉群众发放“政策清风”手摇扇和资助手册,设立咨询台,针对不同群体进行“一对一”潮汕方言讲解,传递“费用有国家支持”的坚定信心。团队更敏锐捕捉到广场英歌舞排练契机,巧妙开展“微调研”,将英歌舞的拼搏精神与国家资助支持追梦的理念相融合,有效提升了政策在年轻群体和文化传承者中的渗透力。线上同步开启的抖音直播间人气高涨,主播实时展示现场、解读要点、解答云端疑问,并融入英歌舞片段,打破时空限制,极大扩展了宣传半径。
7月8日,团队再接再厉,创新开展“三站连心”流动宣讲。下午深入大陇社区沿街商铺逐户讲解;傍晚转战钱东小公园人流高峰时段,以“拉家常”方式向休闲居民普及政策;夜晚重返镇政府广场,指导老师关俊文创新提议以歌声融入广场舞人群,在欢声笑语中拉近距离后展开自然亲切的宣讲,强调国家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”的决心。两日广场宣讲覆盖广泛,效果显著。
精准帮扶是打通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关键。 7月9日上午,我院宣讲团队深入灰寨村、峙头村、施厝村,开展“一户一策”精准入户访谈。在灰寨村,团队为身处低保单亲家庭、刚完成高考志愿填报的陈同学细致解读政策,驱散其眉间愁云,并结合兴趣畅谈大学规划。走访的另一位陈同学,家中同样属低保户且弟弟残疾,面对高昂学费,宣讲团详细讲解助学贷款政策,使其重燃希望,当场表示申请。在峙头村林同学家,面对父亲丧失劳动力、母亲独撑家庭、林同学暑期打工的困境,团队将政策“明白纸”交到母亲手中,提出具体建议,并鼓励其妹妹们坚信“知识改变命运”。在施厝村口腔医学专业施同学家,成员们俯身讲解,确保政策“应助尽助”的阳光精准覆盖其家庭(父亲脑萎缩丧失自理能力),并为其规划未来发展路径。同时,团队将政策宣传册送达各村党群服务中心,并借力镇政府将电子版精准推送至全镇22个村居干部联络群,构筑线下阵地,发动基层党员干部化身“政策传声筒”。
为确保政策宣传的长效性,7月9日下午,我院宣讲团在钱东镇成功举行“资助宣传大使”选拔活动。经过综合考量,扎根基层、经验丰富、情怀深切的钱东镇乡村振兴志愿者黄钿钿同志脱颖而出,正式获聘为团队驻钱东资助宣传大使。在随后的深度访谈中,黄钿钿深刻阐述了国家资助政策对钱东学子“改变命运的及时雨”般的重要意义,并分享了让政策真正“落地生根”的实践关键。她清晰规划了未来职责:联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持续面对面宣讲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全方位帮扶网络,确保政策传播无死角、困难解决有路径,目标是惠及更多真正需要的家庭与学生。指导老师关俊文对其见解与热忱给予高度肯定,并寄予厚望。黄钿钿大使的加入,为照亮钱东学子求学之路注入了持久动力。
此次省级立项的下乡行活动,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的责任担当与创新精神。通过广场集中宣讲的广泛覆盖、村居入户的精准滴灌、选拔大使的长效护航,活动环环相扣,切实提升了政策知晓度与获得感,有效缓解了困难家庭学子的后顾之忧,为无数怀揣梦想的学子点燃了求学希望。
与此同时,钱东镇政府专程发来感谢信,向我院领导、师生及“潮韵钱东资助宣讲团”全体成员表达由衷感谢。信中高度肯定了我院团队以“国家资助伴你成长,助学贷款助力成才”为主题开展的丰富活动,赞扬其为钱东镇学生资助工作、百千万工程的发展“注入了新的活力,做出了积极贡献”。信中特别提到,感受到了团队带队老师的悉心指导、高度的责任感、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团队的默契协作,看到了广州理工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,并祝愿团队蓬勃发展、师生前程似锦、我校蒸蒸日上。这份来自地方的诚挚谢意,是对我院服务社会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的最高褒奖。
此次“潮韵钱东”资助下乡行活动,不仅是国家资助政策温暖在基层的有力传递,也是我院积极融入地方发展、推动教育公平、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。我们期待在国家政策的持续关怀和地方各界的共同努力下,更多饶平学子能轻装上阵,勇敢追梦,用知识成就未来,以才干回馈桑梓!
感谢信
活动合影